关山月美术馆

more


 
 

  • 我馆举办第四十期“四方沙龙”讲座
  • 2009-09-26

  • 2008年11月22日下午,我馆今年第九期(总第四十期)‘四方沙龙’系列学术讲座在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实验教学楼多功能厅开讲。主讲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设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许平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以《1978-2008:设计改变中国 》为题目的精彩讲座,讲座回顾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与中国设计的一百年,并就当代中国设计的表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深大师生百余人聆听了讲座,并就北京奥运会的设计以及其他问题与许平教授进行了交流,气氛十分热烈。

     

    讲座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与中国设计的一百年。许平教授将其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设计的现代”,这是中国设计百年改革中的第一步,是从中国传统的这种手工艺传统里面把现代设计剥离出来的阶段;第二个层面是“设计的现代性”,在这个过程里面一方面是来自于大众消费层次的一种对中国元素的一种挖掘,也把它反映在一种现在性设计的一种流变的过程里面,另外是专业的设计人员用各种的传统的文化元素把它体现到设计作品里面去;第三个层面是“设计的现代化”,它是建立在一种对于设计更高要求的水准之上,这个“现代化”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模仿西方某种风格,或者为了显示自己的一种领先于一般审美的水平而要体现出自己的一种超前的意识,而是把自己的心态放到一个现代国民的心态层面上,开始以一种正常的心态来看待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在这两个文化冲击之下、对话之中创造一种更有国际性的设计。    

     

    讲座的第二个谈到的是“中国设计的表现”。今天中国的设计是有所突破、有所贡献,但是发展不平衡。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的设计实际上已经在改变着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深圳开始正式进入了要申办世界设计之都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够在一个城市兴起之初就有一批非常有活力的设计师能够介入其中,可以说在全世界也只有深圳有这样的条件。如果能够把握得好的话,这是在金融危机的困局中深圳第二次崛起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当然关键是“设计之都”不能只停留在一个表面的形象上面,更多地要从更细化的一些做法上深入下去。许平教授接下来介绍了中国设计师的群体的情况,从中国设计师类型的角度或许可以看出设计在中国发展的一个独特的路径,以及今天他的一种现象,或者也正是中国设计发展的希望所在。如庞薰琹、柳冠中、韩美林、石振宇、王序、陈绍华、王敏、滕菲、蒋华、冼燃等等。“中国设计的表现”最后许平教授提到设计教育的现状,目前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规模和质量之间的相称的关系。这是我们真正要下功夫去努力做的一件事情。

     

    讲座最后,许平教授提出了中国将在2008—2010年这三年里面形成一个当代世界设计中的“中国时间段”,连续三年中国的设计都有机会可以向世界去展示,形成一个世界关注的焦点。这就是08年在北京奥运设计,09年的世界设计大会,2010年上海的世博会。许平教授对此三个时间段的大致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