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馆举办“郑作良艺术展”
7月16日下午,由我馆主办的“郑作良艺术展”开幕,共展出中国美术馆收藏部主任、曾经的军旅艺术家、著名版画家郑作良的作品49张,展期至7月26日。在中国版画艺术发展史上具有创新意义的多件两米盈余的大型黑白木刻作品也在此次展览中亮相。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钱林祥,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黄启明、原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版画家潘行健、原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著名版画家郑爽、原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王文明,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董小明、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胡恒芳、深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齐凤阁、深圳市文化局巡视员刁铁军、副巡视员柴凤春、艺术处处长梁宇、何香凝美术馆馆长乐正维、深圳画院院长刘俊杰、副院长严善淳、深圳市文联副主席、著名版画家其加达瓦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郑作良先生的亲友及版画家出席了开幕式。
郑作良,1947年生,杭州人。196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82年结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首届高研班。师承赵宗藻、赵延年、张怀江教授。1969年入伍,1993年转业,正团上校军衔。曾于1979年、1986年先后两次赴中越自卫还击战体验战地生活,荣立三等功。1993年至2005年任中国美术馆收藏部副主任、主任。多件作品参加北京市、总参、全军、全国以及国际展并获奖。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李大钊纪念馆、瞿秋白纪念馆、四川神州版画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哈尔滨艺术宫版画博物馆、欧洲木版基金会、韩国光州市立美术馆、北美永新能源有限公司、韩国光州禹济吉美术馆、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台湾国立师范大学美术馆、台湾敦煌艺术中心以及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收藏家和国内友人收藏。曾任第十七届、十八届全国版画展、21世纪中国首届黑白木刻展评委,第十四届全国群星奖评委。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郑作良的艺术以巨幅的黑白木刻为主,气势恢宏,强烈奔放,散发出昂扬振奋的艺术精神,凝炼着用丰富的人生思考和社会阅历陶冶出的文化品格。他的黑白木刻作品强调黑白色块的对比关系和象征意义,大胆又不失讲究的黑白关系以及传统精神和现实感悟相撞击所产生的金石味,充满了惊人的力量,让人不由得想起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意境。
本次展出的作品除黑白木刻外,还有一部分丙烯彩印作品,然而不论是黑白还是彩色作品,都体现了一个胸怀深沉的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充满活力的艺术探索精神。他的丙烯彩印作品得益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为此他分别于1987年、1988年、1991年和1994年赴敦煌、陕北、河南、陕西等地考察,在对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塔尔寺、西夏王陵遗址等地的考察中大受裨益,因此他的丙烯彩印版画布局讲究、设色沉稳,多方摄取中国传统及民间美术中的图案、样式。从反映远古时期信仰和情感愿望的岩画、彩陶到工匠们制作的画像石、画传砖、瓦当;从璀璨的石窟艺术、壁画、雕塑到精湛的青铜器、瓷器;从民间泥土味十足的剪(刻)纸、泥(布)玩具、木雕到服饰、面具等等,无不涉猎,从而达到了传统意蕴和现代美感交相辉映的审美境界。在艺术效果上既有水印的滋润、粉印的肌理、油印的厚实,又避免了油墨套印慢干、易反光的缺点。因此在国际上屡受好评,其中作品《持酒杯人》获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金奖、《花神》、《大老虎》参加荷兰马斯特里赫国际版画邀请展等等。
郑作良先生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此次展览结束后,他将八件主要代表作品捐赠给我馆,为深圳市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