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展览上新 | 向设计致敬——雷圭元设计文献展 | 展出时间:2025-04-17 至2025-05-25 |
前言 自2017年开始,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推出“向设计致敬”系列学术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新中国设计艺术大师的主要成果与贡献的梳理和研究。项目得到了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的长期支持,已先后举办张仃、张光宇、庞薰琹、周令钊、陈之佛、陈汉民六个个案研究展。 该项目的专业团队由我馆策展团队联合国内设计类专业院校的学术力量组成。今年我们继续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共同主办“向设计致敬——雷圭元设计文献展”,本次展览以“致敬设计”为核心,力求在20世纪设计史的框架中,全面呈现雷圭元的设计思想及其在艺术实践和设计教育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雷圭元是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奠基者,也是中国现代工艺美术与设计实践的先行者,亦是民国时期唯一以设计独立建制的设计院校——四川省立艺专与新中国第一所设计高等院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主要创建者。早年留学法国,关注法国装饰艺术运动,学习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他在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下,融合教学、研究、实践于一体(即“三位一体”),“古今中外,以我为主”,出版了《新图案学》《新图案的理论与作法》等十余部著作,开创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现代图案学体系。“创造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其设计理想,他胸怀“美育救国”与“实业救国”的教育理想,面向世界,服务实业,积极发展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事业;他带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生参与国庆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装饰与室内设计,创造了简洁明快、朴素大方的时代风格,奠定了新中国设计的美学风格;他开创“图案专业班”,与郑可一起开拓了新中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教育之路;他在工艺、设计、书画等领域实践探索,设计了“新图案学”的独特作品。 展览分为“永远的教书匠”和“无界的艺术家”两大板块,以240余件展品,结合策展团队的研究图示、研究案例,系统梳理、深度展示雷圭元先生“三位一体”、影响深远的“图案人生”;呈现其具有鲜明个性风格与独特装饰趣味,兼具扎实功力和高超艺术品味的作品;相信本次展览能让我们重新感受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思想和人格魅力,并启迪当代设计对传统文脉的传承与创新,也会给深圳市民带来更多关于设计的思考。 本次展览得到郭秋惠女士及其带领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团队的大力支持,还得到雷圭元家属及清华大学美术图书馆的展品支持,从而保证了展览的学术品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2025年4月 更多>> |
||
发布时间:2025-04-21 |
![]() |
展览上新 | 草木有情——叶丽美中国工笔画作品展 | 展出时间:2025-04-03 至2025-04-22 |
前言 叶丽美是我的学生,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事花鸟画的创作,“草木有情——叶丽美工笔画展”展示的是画家近十年的艺术成果,既有大幅力作也有小幅精品,形式丰富,色彩语言与艺术特征有自己的一家面貌。她热爱中国古典文学尤其钟于古典诗词,所以她追求中国画意境中的诗情,并自觉的把古代绘画中的自然观、色彩观和线条意识等审美传统贯注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不难看出她的部分作品是流露出一股文气与诗情的;同时,她还把表现大自然的生命形态定为自己的创作使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她流连于花园中无名的小花小草,也会为山林里的春藤秋木动容驻足。她能把大自然生机勃发的生命精神转化成艺术感受和艺术思想,在艺术作品中展现那些最鲜活、最动人的闪耀着生命光彩的艺术形象,所以她的大多数作品构图饱满、很有力度,大气而色彩丰富,在其画面里,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勃勃生机、明朗向上的美。主题性花鸟画创作需要精心构思、惨淡经营,注重思想的深刻和主题的完整,在技法运用方面也要多有创造,练笔、练心,练布局的功夫一点都不能缺少,若此番功到,则一花一叶天下皆春,会让人观之则驻足流连。我看叶丽美有多幅画已经做到了这些,甚是欣慰。 此次展览,叶丽美把自己多年来艺术创作的积累和探索展现出来,这部分作品是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面貌趋向成熟与稳定的体现,也是她在艺术花鸟画艺术创作方面的探索和思考,能充分证明她在花鸟画艺术上的实践成果。 花鸟画家的创作旨向和审美情趣应该是塑造浑然和谐的生命整体,赞美与表现一种整体精神和气质的美和生生不息的精神,所以,花鸟画家的自然观是非常重要的。歌颂生命、保护环境、呼唤和平、弘扬人性,这些都是当代和未来的大事,花鸟画可以通过她特有的魅力,奏出和谐的时代主题。这方面仍然需要一代又一代画家的努力和奋斗!在此,也是对叶丽美给予寄望,期待她在这方面继续有所作为。学海无涯,艺无止境,艺术探索之路修远漫长,希望叶丽美秉承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和时代赋予花鸟画的旨意精神,向更高的艺术之峰进发,创作出更多的成果呈现给社会和观众。 祝福她的艺术获得丰硕成果和获得更好的成绩。
郭怡孮 2024年10月3日 更多>> |
||
发布时间:2025-04-03 |
![]() |
展览上新 | 心所若触——鲁珊作品展 | 展出时间:2025-03-01 至2025-03-30 |
潜识之境:鲁珊绘画展前言
陈俊宇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 在艺术的领域中,每一位创作者都是闪烁的星辰,以独特的光芒勾勒出天廓的模样。鲁珊是我身边的一位同事和朋友,但在看到她的画时,我又忽然感到一种莫名的陌生感,面对她的画布,像是面对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更像站在镜前凝视自我的叩问,而镜像恰好构成自我叩问的另一种潜性认知,这也或许是认知鲁珊绘画的特定模式。 我比较关注鲁珊笔下的题材有两种:一类是她的折翼之鸟殇,另一类是充满个人感受的意象风景,说句实话,初见这些作品着实让人意外,其画中的含混而多重的隐喻,以解构和重组再现的复杂与矛盾,重重意象构成一种压迫性直扑观者而来,这些作品无论是表象或表达方式,都不太符合一个女性作者的角色;然而她画中的内容又是远离世俗,所现情感丰沛,流露的恰是私人情愫和女性特有的个体感伤。这种反差,恰好诠释作者内心独特的存在从而获得自我价值。 值得强调的是,鲁珊在创作中投入了真挚的情绪,她把绘画作为无功利的个体体验和主观情感经验,作者在画布前纵情的挥笔是自我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现,虽然她的作品远离叙事和具体客观,但恰恰是这个远离,让个体心怀为之真实显现,从感官与精神的融合到个人话语修辞的再组织、自由意志和生活语境的关联,都被不断重新诠释和定义。人到中年,每个人的生活都不能逼视,个中境况,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读她的作品,全然唤起每个人面临着困境莫测与被命运变幻的具身性体验与切身感知,作品所构建的心理空间直接和观者产生交互,其笔端蕴含的内在幽曲,仿如独步精神世界的探索者。 无疑,从工作的履历而言,鲁珊一直在美术馆工作,见惯了数十年来的艺术世界的风云变幻,她的创作与成果,无疑是一个美术馆人对美术的态度和意义的长期思考所呈。作为她的朋友,我一方面为其庆幸,绘画对于作者是一种本能的需求,已悄然开拓了自我独立的表现空间;而另一方面,其作品挥之不去的幽暗与焦虑,让人担忧,尽管她一再强调:艺术是她同世界和解的一次机会,我祝愿这和解的风光霁月。在这片艺术的天地里,期待她能找到真正的宁静与光明。 今天,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和西藏美术馆共同举办鲁珊的个展,将鲁珊的这些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希望每一位观者都能走进她的艺术世界,感受她内心的叩问与变幻,体验那份独特的情感共鸣。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镜像,实现一次与自我的深度对话。 2025年2月于深圳 更多>> |
||
发布时间:2025-02-26 |
![]() |
展览上新 | 文脉传薪——中国写意油画第二届静物专题研究展 | 展出时间:2025-03-01 至2025-04-13 |
"文脉传薪——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是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重要的年度展览项目。在中国美术家协会范迪安主席的策划推动下,在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的大力支持下,自2015年至今,与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共同成功举办了九届,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次"中国写意油画静物专题研究展"从450余位艺术家投稿的1483件作品中遴选出85位艺术家的85件作品,同时特邀20位艺术家的20件作品参展。众所周知,"静物画"作为艺术家与日常世界深度对话的一种方式,常被视为画家情感凝练与精神表达的载体。与人物、风景、主题性创作相比,静物看似平凡,却因其"平凡"成为画家和自然对话的基本方式。它既能够让画家将平凡细腻的情感注入其中,也能表现出充满张力的叙事性空间;既能传递出画家在形式语言探索中的心路历程,也能呈现出真实的生命感悟。 "写意精神"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理念,而"写意油画"则体现了当今中国油画家对西方油画的语言进行吸收和学习的同时,又关注中国传统精神的一种创作方式。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这些年来,始终致力于在全球文化交融的情境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及评价标准。该体系既贯通中西艺术的发展脉络,又为中国油画语言的当代创新提供新的思想指引。本次展览的作品,通过对静物的描绘,展现了艺术家在日常中发现非凡、在微小中窥见宏大的能力。这既是"文脉传薪"展览持续探索的方向,也是"写意精神"在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的生动实践。 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能够进一步激发写意油画学派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创新活力,推动这一充满生命力的艺术形式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杨参军 更多>> |
||
发布时间:2025-02-26 |
![]() |
展览上新 | 品物新语——2025文创设计展 | 展出时间:2025-01-10 至2025-02-21 |
如何让美术馆、博物馆的文物与艺术类藏品更好地发挥其蕴含的文化能量,上可承文化之道,下可化而为器,衍生为人人可以带走的文创产品。这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形”的环节。本馆推出“品物新语-2025文创设计展”项目,正是将视角放在“文创”的形构、生成环节。观照美术馆、博物馆以及其他艺术机构在基于藏品、文化IP基础上,对特定文化内容的内涵做出核心要素提炼、阐发,思考、设计、创作,并结合市场营销、推广最后生成为富有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着重为观众呈现一件文创产品背后的内涵挖掘、创作思路。展览以案例形式表现,启发业界参与者、观众朋友了解文化产品的创作思路。
此次展览中的每一件作品,都是设计师们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传世经典作品深度挖掘后的结晶。他们把艺术家个性的文化元素提取出来,与当下的时尚巧妙融合,在现代设计语言的诠释下,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从精美的手工艺品到实用的生活用品,从绚丽的视觉艺术到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品物新语”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狂欢,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邀请观众一同品味物之美,聆听文化传承的新声,感受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的激情火花,在文创的海洋中领略别样的文化风景。
美术馆除作为艺术作品的展览、研究和收藏外,同时还肩负着对艺术文化的传播以及提升大众审美素养的社会美育职能。在传播和美育的过程中,美术馆的文化创意产品成为人们感受艺术品和提高审美鉴赏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早在2016年,关山月美术馆就成为了首批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之一。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全国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成效评估的结果,我馆评估等级为“一级”。在此基础上,我馆将再接再厉述说属于美术馆美育文化故事,扎实做好美术馆文化创意产品。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2025年1月10日 更多>> |
||
发布时间:2025-01-23 |
![]() |
“人文湾区·璀璨非遗”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汇 | 展出时间:2025-01-08 至2025-02-23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这一中华民族内涵最为深厚、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传统节日,历经千百年积淀,不断维系和强化着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的情感纽带,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春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久前“春节——中国人民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又跻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共有的文化瑰宝。它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欢庆,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的深刻印记。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在这里,“美美与共”的理念如繁花绽放——香港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魅力、澳门东西方多元文化长期交融共存的特色、广东9个城市的创新活动与独特魅力,共同编织成一幅绚丽多彩的锦绣画卷。 每至春节,大湾区各地的传统习俗异彩纷呈,交相辉映。舞龙舞狮的矫健身姿,赏花灯的温馨浪漫,贴春联的喜庆祥和,如同一首和谐美妙的交响曲,共同奏响了三地“和合共生”的最强音。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深圳,这座以创新为驱动、包容为胸怀的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格局中,聚各方英才、汇多元文化,为非遗传承与发展开辟了崭新天地。古老的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激情相拥,传统与时尚在这里碰撞出绚丽火花,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诚邀您走进这场文化盛宴,一同领略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文化魅力,感受春节这一人类非遗的“新”年俗氛围,共同见证大湾区在文化传承与创新道路上的豪迈征程。愿本展如灯,以盈盈灯火照亮大湾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前路,增进民众对非遗的热爱与传承,为构建人文湾区、推动大湾区文化繁荣发展注入磅礴动力。 更多>> |
||
发布时间:2025-01-09 |
总计 6 条记录 | 第 1 页 / 共 1 页 | 首 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 页 | 至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