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展览预告|复数的魅力:国际版画交流年展 | 展出时间:2025-10-15 至2025-11-20 |
更多>> | ||
发布时间:2025-08-31 |
![]() |
展览上新 | 小天地——梁醒生人物画展 | 展出时间:2025-09-09 至2025-09-14 |
前言 身处当代社会,在题材、风格与技法已有无数试验样本的纷纭文化生态中,艺术家要摸索出独特的绘画风格、技法与视觉语言,始终是一道无法回避的命题。对梁醒生而言,也不例外。 作为一位长期耕耘于学院的艺术家,梁醒生祭出的解决方案是,为自身建构一个开放的体系,在传承中始终将求变革新作为探索的方向。概而言之,即不固守一隅,突破地域文化的局限,积极借鉴汲纳南北各地当代艺术的前沿成果。反馈到创作面貌上,梁醒生最近几年的画作与上一个十年的作品已然拉开了明显的距离。这可从以下两点观察到:一者,对水墨、色彩与线条的综合运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状态。他在纯水墨人物画的探索基础上,进一步彰显色彩在画面上的效能;对水墨的运用不像过去那样追求笔触块面,而是追求墨随形变渗散开来的独特肌理的趣味性;线条则舍弃过往的厚重感,转向细密谨劲的质朴感。二者,绘画主题去宏大叙事化,将目光回落平凡个体身上,聚焦于身边的人物。将目光投射于城市建筑工人或生产建设者等社会基层民众,是过去十数年艺术界常见的主题,这尽管不失为关注社会现实的一种策略,但容易陷入空泛雷同的样式。梁醒生通过写生方式去关注身边人的生活状态,赋予现实主义题材更加真实的内涵。这些从技法到题材等多重因素的作用,最终形成了现阶段梁醒生人物画形象突出、墨色交融而富有趣味性与当代感的新风貌。 这个以最近五年创作为主的展览,是梁醒生艺术探索历程的一次阶段性总结。我相信,随着识见日广、思考日深,其艺术面貌仍将持续变化。将展览命名为“小天地”,不仅是源自于他的一幅以儿童为主题的作品,更是画家艺术观的展现。于艺术家而言,绘画就是围蔽在纷扰世界之外值得倍加呵护的感悟人生的一方小天地,是实现小我而成大我的路径。
赖志强(广州美术学院副研究员) 2025年8月 更多>> |
||
发布时间:2025-09-10 |
![]() |
展览预告 | 怀抱古今:黎明研究展 | 展出时间:2025-08-14 至2025-09-21 |
前言 黎明先生(1929-2023)作为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的杰出代表、香港美术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其艺术成就在港粤澳三地均具有影响。 1940年,年仅11岁的黎明拜入岭南画派宗师高剑父门下,成为高师晚年最器重的弟子与得力助手,他不仅全面继承了高师“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的革新理念,更在笔墨技法与艺术精神层面深获精髓,传承创新。在数十年如一日的艺术探索中,黎明先生始终以师法自然为根基,注重写生实践,将传统水墨的写意精神与西方绘画技法巧妙融合。他通过不断锤炼技艺,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雄奇与精炼相得益彰,彩墨交融中展现独特韵味,其作品既保持着岭南画派的地域特色,又展现出超越传统的艺术追求。 作为一位才艺全面、风格独特的艺术家,黎明先生的作品题材广泛,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一专多能。黎明先生尤以花鸟画著称,而其笔下的禽鸟如孔雀、水鸭等,翠彩生动,金羽辉灼,生动诠释了岭南画派花鸟画鲜活奇崛的笔墨意趣,黎明更是追求清劲雅丽中独显苍阔雄浑之风。其画作中,孔雀的华美羽色与灵动姿态既承载着东方水墨的意境,又暗含西方色彩的明艳,形成“金碧辉映、锦绣斑斓”的独特视觉语言。这种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表明:黎明先生不仅是高剑父革新精神的坚定继承者,他的作品更是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独特艺术语言。 值得强调的是,黎明先生毕生致力于岭南画派的弘扬与发展,他继承高剑父先生的艺术精神,岭南画派的美学理念与技法体系,并在香港重组“春潮画会”,通过不断拓展,使岭南画派艺术从岭南本土走向国际舞台,推动了这一艺术流派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传承创新,他成为粤港澳地区重要的文化使者,尤其在港粤两地形成文化共振。关山月美术馆开馆以来就持续深入实施“关山月与岭南画派研究”系列展览的策划、研究、展示工作,近年来持续深化与港澳地区合作。“怀抱古今:黎明研究展”就是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延伸岭南画派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我们希望这一系列活动成为粤港澳传统艺术生态的纽带,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同体建设奉上应尽的力量。 我们谨以此展深切缅怀黎明先生,感念其卓越的艺术成就、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他为岭南画派传承与推广所做出的不朽功勋。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 陈俊宇 更多>> |
||
发布时间:2025-08-15 |
![]() |
展览上新 | 烟火长卷·幸福福田——福田建区35周年美术作品展 | 展出时间:2025-07-26 至2025-08-10 |
前言 站在福田建区35周年的历史节点,我们以艺术为笔,在深圳中心区的关山月美术馆展开一幅描绘福田发展的壮丽画卷。此次 “烟火长卷·幸福福田——福田建区35周年美术作品展”,不仅是对福田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 王可伟先生为展览专门创作的《湖山拥福,田地生辉》将我们带回南宋时期,画中先民们衣衫褴褛却眼神坚毅,长途跋涉后在莲花山上惊喜驻足。这片草木丰美、背山面海的 “风水宝地”,承载着福田的历史根脉,展现了先民在此休养生息、开疆拓土的坚韧精神。而《赛龙夺锦,百舸争流》则将目光聚焦当下,深圳河上龙舟竞渡,红树林上鹭鸟惊飞,远处平安大厦等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生动诠释了福田现代化发展的蓬勃活力与奋斗精神。 展览中王可伟先生中国古代历史和将军题材的作品,以及深圳本土艺术家的创作,共同构建起丰富的艺术矩阵。它们从不同维度展现福田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时代发展特色,让我们看到福田在历史长河中传承与创新的力量。 福田,从南宋先民眼中的 “风水宝地”,到如今国际化现代化的都市核心,始终充满着开拓进取的勇气与包容创新的精神。这里既有历史沉淀的厚重,又有时代发展的激昂;既有烟火人间的温情,又有百舸争流的豪情。本次展览将福田区的“金融硬核、科创基因、生态底色、文化灵魂”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视觉语言,是对福田独特魅力的精彩诠释,是对这片土地上奋斗者的礼赞。 35载砥砺前行,福田区以“首善之区”的定位,在深圳这座改革先锋城市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与城市会客厅,福田区以“金融+科创+文化”三轮驱动,将现代化国际都市的硬核实力与烟火人间的温暖底色完美融合,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样本。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福田区35年的发展成就,更是一座未来之城的生长逻辑——以改革为笔,以创新为墨,以幸福为魂,福田区正以“首善担当”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陈湘波 更多>> |
||
发布时间:2025-07-28 |
![]() |
展览上新 | 遇见河西——杜华林油画风景展 | 展出时间:2025-07-23 至2025-08-10 |
前言 当数字洪流裹挟着当代艺术的喧嚣,杜华林老师却以画笔为舟,逆流驶向河西走廊的苍茫深处。作为中国首批设计拓荒者(深圳市设计联合会副主席、上海世博会形象设计专家评委),杜华林老师曾亲手塑造城市的视觉符号,却在巅峰时刻选择转身。他坦言:“南下广深数十年,无常中变成了都市里喧嚣的牛马。”这种对现代文明的疏离感,使他毅然放下手中的设计图稿,背起行囊踏上河西走廊的千年古道。祁连山的皑皑白雪、戈壁滩的猎猎风沙、丝绸之路上的残垣断壁,像一场迟来的天启,唤醒了他血脉中对苍茫大地的原始共鸣。从此,他转身成为画布前的朝圣者,用十多年的时光深耕西北大地,将对故土的眷恋与生命的哲思,熔铸进“河西”系列油画的每一道笔触。 杜老师的油画世界是一场关于“寂静与力量”的视觉叙事。他摒弃了都市设计的炫目光影,转而在冷灰、沉褐的色调中构建精神的旷野:用细笔慢磨出驼铃摇曳的丝路记忆,用肌理堆叠出风蚀岩层的岁月质感。荒村废墟在暮色中保持着沉默的庄严,却在裂缝与阴影里暗藏生命的悸动。看《迈入西域》中阴影下干涸的沙床,仿佛能听见时光的流沙在画布下涌动;《父亲》如同一部无声的电影,讲述着时光的故事,细腻的笔触里包裹着深沉的情感,让个体记忆成为连接时代的精神脐带。他的作品从不刻意迎合视觉快感,而是以近乎苦修的方式,让油画语言回归土地的本质——那些看似荒寒的画面,实则是对生命韧性的热烈礼赞,是用颜料与肌理谱写出的大地诗篇。 近年来,杜老师的艺术创作在国际舞台逐渐引发共鸣。仅今年2月,就有3大赛事的入选报导,他创作的《迈入西域》、《沙土的味道》亮相英国皇家艺术家协会年度展览,将丝绸之路的壮美与东方美学的内敛带到伦敦皇宫大道画廊;《大河》、《山水》等作品在第11届国际风景在线大赛中斩获铜奖;《回忆父亲》入选2025年赫伯特·史密斯·弗里希尔斯肖像奖,2025.7.10-10.12期间在英国国家肖像画廊(NPG)展出。这些国际舞台上传来的回响,正是对这样一位以土地为根,传递人类共通精神乡愁的艺术家的认可。 此次展览,不仅是杜老师艺术生涯的阶段性呈现,更是与所有观者共同的一次心灵之旅。在这个被数字信息与即时快感填满的时代,他的画作如同一面沉静的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对“真实”的渴望与追求: 那些粗粝的肌理是岁月的指纹, 冷寂的色调下流动着土地的体温, 废墟的沉默中回荡着生命的惊雷。 当你驻足于某幅画作前,或许会忽然懂得:杜老师笔下的河西走廊,早已超越地理概念,成为每一个在喧嚣中迷失者的精神原乡。他用油画完成的,不仅是从设计到艺术的身份转变,更是一次对当代人心灵困境的温柔应答。让我们在他构建的视觉世界里,暂时放下都市的纷扰,聆听土地的声音,找回那份久违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心灵之魂。 更多>> |
||
发布时间:2025-08-04 |
![]() |
展览上新 | 设计·先声——馆藏海内外平面设计作品展 | 展出时间:2025-06-25 至2025-09-05 |
前言 作为深圳开放、创新土壤生长出来的“新的传统、活的文化”,“设计”以“先声”姿态激活深圳城市基因,成为深圳最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形态。 而作为国内将“设计”作为主要学术定位的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开风气之先,以设计为媒,积极推动深圳文化与设计的融合发展。早在1999年,关山月美术馆就承办了“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展”,这是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首设“艺术设计”展区,在中国艺术设计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之后,关山月美术馆又相继举办了“平面设计在中国”系列展、“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艺术设计展”、“2009(深圳)国际设计论坛”、“国际设计大师系列展”等重要展览、论坛,深化了在设计领域的探索。2012年,国家文化部将“中国设计大展”放在深圳举办,迄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关山月美术馆作为执行机构,在大展的组织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自2017年开始,关山月美术馆又推出“向设计致敬”系列学术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新中国设计艺术大师的主要成果与贡献进行梳理和研究,进一步巩固了在设计研究领域的学术基础…… 开馆28年来,通过举办海内外重要的设计艺术展览和赛事、论坛,关山月美术馆积累了丰厚的设计艺术研究和展览策划的经验,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收藏形成了当代设计艺术的馆藏积累。截止目前,关山月美术馆有海内外设计类藏品共计3203件,既有海内外著名设计师的作品,也有国际、国内设计展赛入选及获奖作品,并形成了以平面设计为主的收藏体系和特色。这些丰富且多元的设计作品为深圳这座城市带来了文化积淀的同时,也为设计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持。 本次展览从突出深圳文化特色、探索活化馆藏出发,呈现我馆100 余件代表性馆藏平面设计作品。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展现“设计”作为城市发展“先声”的重要作用,引发观众对设计与城市创新文化共生关系的思考。未来,关山月美术馆将继续加强收藏力度,以更加丰富而精湛的设计收藏,让广大观众享受到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积累的珍贵艺术财富和文化成果,并通过馆藏设计的展示和研究,扩大“深圳设计”的影响力与辐射力,更好地服务和推进本市文化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2025年6月 更多>> |
||
发布时间:2025-07-01 |
![]() |
两山间 | 馆藏国画中的绿水青山 | 展出时间:2025-06-25 至2025-07-15 |
前 言
展览依据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围绕我馆“关山月艺术与20世纪中后期中国美术”学术定位,以馆藏20世纪中后期山水、花鸟画为基础,20世纪前期及新时期同题材作品为补充,在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背景下,重新发掘馆藏作品蕴含的时代新意义。 20世纪是中国美术发展最为剧烈震动,同时也是取得巨大成果的一个世纪。在中国画领域,以1918年陈独秀、吕澂打出的“美术革命”旗号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事件,打破了“文人画”一统天下的局面,继而形成一股股不同的力量:如以齐白石、黄宾虹为代表的传统派;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学院派和写实水墨画派;以陈师曾、金城为代表的传统“京派”;以高剑父、关山月为代表的强调中西融合的“岭南画派”;以林风眠为代表的“西体中用”艺术家群体;以吴湖帆、张大千为代表的“后海派”,等等。 进入20世纪中期,特别是新中国的成立,让艺术家处在如何表达社会主义新中国概念和形象的转型期。在新的意识形态下,遣兴自娱、缅怀古人、表现自然重于表现社会的作品逐渐势微。探索与国家建设、现实生活、劳动人民题材及风格相协调的新国画快速发展。在山水与花鸟画领域,逐渐形成了以表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新中国工业化建设、毛泽东诗意山水及革命圣地山水为代表的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理想的作品主题。 改革开放后,在众多因素的推动下,促成了中国的开放型经济,也反过来推动着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的速度,中国画随之经历了重返艺术形式、中西文化间的借鉴与吸收的阶段。进入新世纪,国家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又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新现实和新观念会改变过去事物在人们价值体系中的坐标,基于此,我们策划了“两山间”系列藏品展。“两山间”着意于以生态文明的视角重新解读作品,感受祖国大好河山间发生的“天人合一、厚德载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存方式。我们希望通过展览、公教、交流等方式,与在绿水青山间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人们一起互动学习,从艺术的视角发现宏观意义上的国家发展在个体或区域上留下的痕迹。 此项目也是关山月美术馆在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以“两山”理念为指引,推动人口规模巨大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讲好“关山月美术馆故事”的一个努力,也希望能为各行业共同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艺术的视角。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更多>> |
||
发布时间:2025-07-01 |
![]() |
展览上新 | 烽火铸骨——关山月艺术中的民族精神图谱 | 展出时间:2025-06-25 至2026-06-10 |
前言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精心策划推出专题展览“烽火铸骨——关山月艺术中的民族精神图谱”。展览深度梳理并呈现馆藏30余件关山月艺术精品,以独特视角勾勒出一幅从民族救亡呐喊到和平年代复兴华章的壮阔画卷。 1930年代末,面对民族危难,青年关山月毅然迈向烽火艺坛。在抗战洪流中,他自觉肩负民族安危,以饱含激情的笔触投身救亡图存的文艺事业,开启了以抗战画和行旅写生表达民族振兴理想的创作征途。回望这些“染着硝烟的艺术”,它们既是对侵略暴行的无声控诉,更是民族精魂的视觉熔铸。我们期盼观者铭记历史的永恒警示,让艺术所见证的苦难,化作守护和平的精神长城。 本次展览以并置方式呈现关山月抗战画作与新中国时期的民族精神象征之作,清晰勾勒出艺术家大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从救亡图存走向民族复兴的精神谱系,昭示艺术始终与人民血脉相连的真谛。这些作品共同印证“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箴言,生动展现民族危亡之际“以笔为枪”的英勇抗争与和平年代“江山多娇”的永恒礼赞。秉承时代精神感召,关山月更以其笔墨匠心,力图建构民族自立自强与盛世宏图的宏伟气象。这不仅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屈辱到崛起”的历史必然,更通过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交相辉映,以壮阔的视觉史诗,筑牢“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基石。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 陈俊宇 更多>> |
||
发布时间:2025-0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