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 2025 >>
    展览上新 | 朝圣敦煌——美术名家走进敦煌采风写生作品展 展出时间:2025-11-07 至2025-11-06

    前言

    朝圣敦煌——美术名家走进敦煌采风写生作品展,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指导下,由敦煌市人民政府、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主办,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中共敦煌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福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敦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敦煌市美术家协会、敦煌文旅集团、深圳市博正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这是一场以当代艺术语言为载体,推动千年敦煌文化与深圳现代活力深度交融的重要展览。


    展览荟萃国内30位美术名家及敦煌本土艺术家代表的138幅精品力作。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以“用时代笔墨绘今日敦煌”为核心创作理念:既深入莫高窟拆解壁画色彩基因,在玉门关捕捉遗址与现代光影的碰撞,于雅丹地质公园以现代笔触勾勒自然奇观;更走进敦煌市区挖掘鲜活日常,以写实与写意相融的手法呈现碧水映城的生态之美,用现代构图定格古寺与城市天际线交织的人文画面。他们跳出传统临摹的桎梏,将敦煌的历史厚重感与当代敦煌的生活气息、发展活力相融合,借油画的色彩张力、国画的笔墨意境等多元艺术形式,让历史的经典符号、自然的神秘奇观与今日敦煌的城市面貌、烟火生活同入画卷,凝练为兼具敦煌风韵与时代感的艺术表达。每幅作品不仅是对敦煌自然与人文风貌的细腻摹绘,更是当代艺术家以创新视角传承文化、诠释今日敦煌的生动实践。


    “人类敦煌,心向往之”。本次展览,不仅能让更多深圳观众近距离感受“美术名家眼中的敦煌”,更将深化陆地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敦煌与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城市深圳的文化艺术互联互鉴,实现美美与共、协同发展。我们诚挚期盼,本次展览能成为当代艺术与传统经典文化对话的桥梁,引领观众透过时代笔墨,既看见敦煌千年延绵的文化根脉与今日敦煌的蓬勃生机,也感知深圳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城市特质。谨以此展,致敬敦煌,致敬深圳这座书写文明对话新篇的城市,更致敬在传承中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

    更多>>
    发布时间:2025-11-20
    展览上新 | 花语共生——2025深圳簕杜鹃主题艺术展 展出时间:2025-11-06 至2025-12-07

    前言

    走进深圳的街头,处处绿意涌动,四季鲜花不败。无论是在清晨的微光里,车水马龙的街道旁,或是某个不经意的转角,你总能遇见一簇簇、一团团盛开的簕杜鹃——红的热烈、粉的温柔、紫的典雅,它们以灿烂的色彩点亮了城市的日常——簕杜鹃作为深圳重要的城市景观花卉,四季常绿、花期绵长,不仅装点着街景,更映照着一座城的品格。只有这样一片热土,才能孕育出如此火焰般绽放的生命——坚韧不拔、顽强奋进,是簕杜鹃的花语,也是深圳的精神底色。


    今时秋光正好,市花簕杜鹃如期盛放。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与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首次携手,共同推出“花语共生:2025深圳簕杜鹃主题艺术展”。本次展览以簕杜鹃为艺术纽带,汇聚花艺师与艺术家的多元创作,跨越东方与西方的美学界限,呈现这一南方花卉在不同风格作品中的千姿百态。艺术家们以多样的艺术技巧捕捉簕杜鹃的灵性神韵,鲜活姿态,勾勒出南方阳光下那片透亮而蓬勃的花语。让看似普通的花瓣与苞片,簇拥成团,汇成灼灼如火的城市意象。


    本次展览不仅展现不同艺术形态表现花语视觉的冲击、感官的愉悦,更融汇古今艺术之思。在多样化作品中,既可见传统美学的沉淀,也可感在现代艺术的探索中,突破形式的边界,借助新材料与多样形态,去营造艺术与空间对话的花语气质。这不仅是一场技艺的展示,更是一次创作的对话——以多元的语言,呼应深圳包容与创新的城市气质,诉说这座城既根植传统,又不断生长的生命力。


    本次参展的花艺师与艺术家们,以细腻的感知与流畅的技艺,为市民构筑了一个可感、可赏、可思的花艺世界。愿这一切如一座桥梁,连起每一位在这片热土上生活的人,凝聚千万颗跃动的心,唤起共同的城市人文认同与精神归属——在这座永不停歇的城市,如簕杜鹃一般,热烈而坚韧地绽放。

    更多>>
    发布时间:2025-11-12
    展览上新 | 心源双璧——景丽莉 贺勤作品展 展出时间:2025-09-26 至2025-10-19

    前言

    今年是深圳建立特区45周年,当我们关注深圳工笔画艺术的当代发展与建构时,景丽莉和贺勤无疑是代表性艺术家,其工笔画语汇既承接前辈精髓,又展现出鲜明的现代意识与个性探索,正是几代人艺术品质与创新精神的当代映照。本次展览以双个展的形式集中展示景丽莉和贺勤的精品力作50余件,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敏锐与坚韧,为工笔画这一古老画种注入了当代女性的情怀与温度。尤其难得的是,她们的创作视野具有深圳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锐意进取和文化包容的品质,这需要不断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和开放而包容他者——“美美与共”,我们从中体认自己文化的价值,领略深圳工笔艺术内涵中的文化活力和创作动力。     

    本次展览是作者放眼世界的所见所感为灵感而创作的工笔新作。远方,于她而言,是牵引性灵超越现实、遨游天地的力量,而非洲大地的瑰丽和奇观也呼应了中国艺术一直以来对宁静深远境界的追求。“极目之望”正是景丽莉独自游历非洲辽阔天地之后,从而展现异域“奇观”的艺术趣味,徜徉其画中既有涵养自我的情致,也为观者开辟一方可栖神养心的热带奇景。

    在她的笔下,我们可以轻易品读到一种作者对普泛生命自由生灵的喜悦之情:憨态可掬的小象神气活现,翩然起飞的火烈鸟从容扬首,信步闲游的野鸭恬淡自在,守护巢中希望的犀鸟温情脉脉——这一切无不透出对生命本真的珍视与期待,蕴藏着生生不息的美与力量。景丽莉善于将有限化为无限,于静止中捕捉流动,在她的水色笼罩之下,动物、长空、奇景、明月……景中有烟霭,却不显朦胧;画中有暗调,却不觉沉闷;风起云动,却不见惊涛骇浪。一切景语清澈明朗,一切意境尽归心灵。以中国传统的笔调去展现异域之情趣,本非易事,但她的心灵随着水色的融合,自由流淌于无垠天地之间,景丽莉的画面,绘出的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从容融解距离与差异之隔阂,展露包容万物的博大胸襟。这并非猎奇式的远眺,而是一场天人的呼应,也是一段悠然的等待,一位东方女性艺术家以其特有的温婉与沉静,与遥远生命进行的深情凝视与心灵对话。

    景丽莉此次展出的工笔画作品,跨越地域与物种之界,藉细腻如水之笔触与饱含爱意之观察,传递出一种深邃的人文情怀。享受造化和接纳生机的亲和,是中国美学的重要理念,也是东方女性智慧与情怀在世界大舞台上的优雅表达。她作为当代中国工笔艺术家,眺望远方目光有界,而心灵无垠——远的实现,终究是心魂情致的体认,也是性灵与空间的交融吐纳。更是展现了作者对生灵万物、大千世界几乎怀有一种近乎宗教的虔敬与温情。

    贺勤的工笔画探索一贯以深沉而真挚的人物形象著称,惯于凝视着都市与记忆中人间景象,优游于传统与当代之间,笔墨从容,心手相合。这份从容既来自文化底蕴所赋予的底气,亦源于艺术家的自觉与主动选择。而本次展出的一系列工笔画作品,更是她一场关乎身份与语言趣味的当代诠释。她将她的目光投向湖湘大地的瑰宝——以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为奥援,那是一种近乎本能的记忆苏醒,既要守护技艺的精神纯度,又要激活传统品质的当代内涵;在情感联结认同的构建坚持个体表达的自由,关乎个体风格演进的自我审视。

    在当代工笔创作的探索中,最难以察觉的,往往并非语言与风尚的流变,而是艺术家内在自我的悄然转向。形式风格可与时俱进,但深植于心的价值认知——关于绘画的本质、自我的觉醒、趣味的确认在当代的回响——并在随着岁月阅历自我确认的过程中显得格外复杂。

    她依然行走在湖湘的田野与旧巷之间,寻找心灵深处的安宁。借助记忆,依托自然,以工笔语言潜入生命的幽微之处,也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升华。这一过程伴随着日益明晰的审美取向与私人记忆的交织,最终凝聚为一种诗意的厚重。湘西,于她而言,是血脉与神秘相融的土壤。贺勤从强烈的文化认同中汲取力量,运用高度提炼的艺术语言,将土家族苗族服饰与银饰的繁复纹样、吊脚楼中青瓦与木构的韵律、人物质朴而坚韧的形态,予以当代化的选择、简化与重构。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所运用的,不仅是视觉语言,更是一种历史记忆的语言、伦理叙述的语言,也是构建自我体认的语言。

    尤其是根植于个人血脉的传承记忆,深深渗透于她的笔端——即便是一抹微妙的银色,也仿佛承载着文化的重量。但这记忆并未将她束缚于过去,相反,正因这份情感的真挚与朴素,使其得以跨越地域,具备普世的力量。她的目光也同样投向她所生活的现代都市——深圳,笔下的当代人物与生活场景,细腻映照出城市街巷中流动的光影与呼吸。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

    陈俊宇



    更多>>
    发布时间:2025-10-09
    展览上新 |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同心绘境:深圳·西藏美术作品交流展 展出时间:2025-09-25 至2025-10-31

    前言

    藏族题材美术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25年,正值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促进汉、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与西藏美术馆携手,以两馆馆藏的藏族题材美术作品为基础,并特邀约了一批美术名家的代表性藏族题材作品为补充,策划此次 “同心绘境—— 深圳?西藏美术作品交流展”。


    展览以藏族题材美术的发展脉络为线索,以两馆馆藏的各时期代表性作品为切入点,分为三个部分,系统呈现了20世纪 50年代至今藏族题材美术的发展历程。展览汇聚了国画、油画、版画、布面重彩、水彩等多种艺术形式的120余件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参展的60余位艺术家涵盖老中青三代,其中不乏国内著名艺术家,他们以各自的创作视角和艺术语言,展现了藏族题材美术的传统积淀、创新活力与学术高度,体现了藏族题材美术的薪火相传与持续发展。


    通过展示两馆的经典藏品及特邀的代表性作品,展览不仅展现了藏族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深入探讨了藏族文化在美术创作中的独特表达,以及藏族题材美术在现当代历史进程中的演变与创新。本次展览将有助于增进观众对藏族文化的认知、理解与热爱,也为研究藏族文化与现代艺术的交流融合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视觉样本。


    艺术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早在2004年,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和西藏文联、西藏美术家协会,以及李可染基金会共同举办了“雪域彩练——西藏当代绘画邀请展”深圳巡回展,展览广受各界瞩目。21年后,我们举办“同心绘境——深圳?西藏美术作品交流展”,不仅是深藏两地长久以来友好交往与文脉的延续,亦是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与西藏美术馆两馆之间在新时期的友好交流成果。此次展览的举办,同时也将进一步加深深、藏两地的深厚情谊。


    我们希望,本次展览能够启发当代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与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的创新路径,推动藏族题材美术在全球化背景下展现出更加独特的魅力。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西藏美术馆

    2025年9月

    更多>>
    发布时间:2025-09-30
    展览上新 | 小天地——梁醒生人物画展 展出时间:2025-09-09 至2025-09-14

    前言

    身处当代社会,在题材、风格与技法已有无数试验样本的纷纭文化生态中,艺术家要摸索出独特的绘画风格、技法与视觉语言,始终是一道无法回避的命题。对梁醒生而言,也不例外。

    作为一位长期耕耘于学院的艺术家,梁醒生祭出的解决方案是,为自身建构一个开放的体系,在传承中始终将求变革新作为探索的方向。概而言之,即不固守一隅,突破地域文化的局限,积极借鉴汲纳南北各地当代艺术的前沿成果。反馈到创作面貌上,梁醒生最近几年的画作与上一个十年的作品已然拉开了明显的距离。这可从以下两点观察到:一者,对水墨、色彩与线条的综合运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状态。他在纯水墨人物画的探索基础上,进一步彰显色彩在画面上的效能;对水墨的运用不像过去那样追求笔触块面,而是追求墨随形变渗散开来的独特肌理的趣味性;线条则舍弃过往的厚重感,转向细密谨劲的质朴感。二者,绘画主题去宏大叙事化,将目光回落平凡个体身上,聚焦于身边的人物。将目光投射于城市建筑工人或生产建设者等社会基层民众,是过去十数年艺术界常见的主题,这尽管不失为关注社会现实的一种策略,但容易陷入空泛雷同的样式。梁醒生通过写生方式去关注身边人的生活状态,赋予现实主义题材更加真实的内涵。这些从技法到题材等多重因素的作用,最终形成了现阶段梁醒生人物画形象突出、墨色交融而富有趣味性与当代感的新风貌。

    这个以最近五年创作为主的展览,是梁醒生艺术探索历程的一次阶段性总结。我相信,随着识见日广、思考日深,其艺术面貌仍将持续变化。将展览命名为“小天地”,不仅是源自于他的一幅以儿童为主题的作品,更是画家艺术观的展现。于艺术家而言,绘画就是围蔽在纷扰世界之外值得倍加呵护的感悟人生的一方小天地,是实现小我而成大我的路径。


    赖志强(广州美术学院副研究员)

    2025年8月

    更多>>
    发布时间:2025-09-10
    展览预告 | 怀抱古今:黎明研究展 展出时间:2025-08-14 至2025-09-21

    前言

    黎明先生(1929-2023)作为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的杰出代表、香港美术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其艺术成就在港粤澳三地均具有影响。

    1940年,年仅11岁的黎明拜入岭南画派宗师高剑父门下,成为高师晚年最器重的弟子与得力助手,他不仅全面继承了高师“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的革新理念,更在笔墨技法与艺术精神层面深获精髓,传承创新。在数十年如一日的艺术探索中,黎明先生始终以师法自然为根基,注重写生实践,将传统水墨的写意精神与西方绘画技法巧妙融合。他通过不断锤炼技艺,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雄奇与精炼相得益彰,彩墨交融中展现独特韵味,其作品既保持着岭南画派的地域特色,又展现出超越传统的艺术追求。

    作为一位才艺全面、风格独特的艺术家,黎明先生的作品题材广泛,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一专多能。黎明先生尤以花鸟画著称,而其笔下的禽鸟如孔雀、水鸭等,翠彩生动,金羽辉灼,生动诠释了岭南画派花鸟画鲜活奇崛的笔墨意趣,黎明更是追求清劲雅丽中独显苍阔雄浑之风。其画作中,孔雀的华美羽色与灵动姿态既承载着东方水墨的意境,又暗含西方色彩的明艳,形成“金碧辉映、锦绣斑斓”的独特视觉语言。这种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表明:黎明先生不仅是高剑父革新精神的坚定继承者,他的作品更是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独特艺术语言。

    值得强调的是,黎明先生毕生致力于岭南画派的弘扬与发展,他继承高剑父先生的艺术精神,岭南画派的美学理念与技法体系,并在香港重组“春潮画会”,通过不断拓展,使岭南画派艺术从岭南本土走向国际舞台,推动了这一艺术流派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传承创新,他成为粤港澳地区重要的文化使者,尤其在港粤两地形成文化共振。关山月美术馆开馆以来就持续深入实施“关山月与岭南画派研究”系列展览的策划、研究、展示工作,近年来持续深化与港澳地区合作。“怀抱古今:黎明研究展”就是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延伸岭南画派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我们希望这一系列活动成为粤港澳传统艺术生态的纽带,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同体建设奉上应尽的力量。

    我们谨以此展深切缅怀黎明先生,感念其卓越的艺术成就、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他为岭南画派传承与推广所做出的不朽功勋。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

    陈俊宇

    更多>>
    发布时间:2025-08-15
    展览上新 | 烟火长卷·幸福福田——福田建区35周年美术作品展 展出时间:2025-07-26 至2025-08-10

    前言

    站在福田建区35周年的历史节点,我们以艺术为笔,在深圳中心区的关山月美术馆展开一幅描绘福田发展的壮丽画卷。此次 “烟火长卷·幸福福田——福田建区35周年美术作品展”,不仅是对福田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

    王可伟先生为展览专门创作的《湖山拥福,田地生辉》将我们带回南宋时期,画中先民们衣衫褴褛却眼神坚毅,长途跋涉后在莲花山上惊喜驻足。这片草木丰美、背山面海的 “风水宝地”,承载着福田的历史根脉,展现了先民在此休养生息、开疆拓土的坚韧精神。而《赛龙夺锦,百舸争流》则将目光聚焦当下,深圳河上龙舟竞渡,红树林上鹭鸟惊飞,远处平安大厦等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生动诠释了福田现代化发展的蓬勃活力与奋斗精神。

    展览中王可伟先生中国古代历史和将军题材的作品,以及深圳本土艺术家的创作,共同构建起丰富的艺术矩阵。它们从不同维度展现福田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时代发展特色,让我们看到福田在历史长河中传承与创新的力量。

    福田,从南宋先民眼中的 “风水宝地”,到如今国际化现代化的都市核心,始终充满着开拓进取的勇气与包容创新的精神。这里既有历史沉淀的厚重,又有时代发展的激昂;既有烟火人间的温情,又有百舸争流的豪情。本次展览将福田区的“金融硬核、科创基因、生态底色、文化灵魂”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视觉语言,是对福田独特魅力的精彩诠释,是对这片土地上奋斗者的礼赞。

    35载砥砺前行,福田区以“首善之区”的定位,在深圳这座改革先锋城市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与城市会客厅,福田区以“金融+科创+文化”三轮驱动,将现代化国际都市的硬核实力与烟火人间的温暖底色完美融合,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样本。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福田区35年的发展成就,更是一座未来之城的生长逻辑——以改革为笔,以创新为墨,以幸福为魂,福田区正以“首善担当”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陈湘波 

    更多>>
    发布时间:2025-07-28
总计 19 条记录 第 1 页 / 共 3 页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粤ICP备05107778号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8410号 
Copyright © www.gsyart.com 关山月美术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