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展览上新 | 设计·先声——馆藏海内外平面设计作品展
-
点击查看 -
主办单位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展览时间
2025年6月25日 - 9月5日
展览地点
关山月美术馆三楼 D、E厅
-
-
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设计尤其是平面设计深受日本的影响。内地设计远学西方、近学日本,日本的设计风潮转经港澳台而影响深圳。得益于连通港、澳的地缘优势,深圳平面设计思潮开始萌芽。
自开馆以来,关山月美术馆通过构建国际设计艺术交流的平台,引进了众多国际设计大家的高水平的展览,并通过以展带藏,系统收藏了U.G.佐藤、青叶益辉、浅叶克己、秋山孝、马蒂亚斯等国际设计师的作品。
在所有设计门类中,平面设计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深圳率先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吸引了大批设计师到这里创业、发展。80年代后期开始,深圳的平面设计师群体形成,他们多具有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注重个性表达和多方位的探索,反映在设计作品上,则具有先锋意识和实验品质。这一群体也引领了平面设计思潮,这股思潮很快在南方蔓延开来,并波及全国各地。
1998年开始,关山月美术馆开始制定设计作品收藏计划,并陆续收藏了一批20世纪80、90年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平面设计作品,为中国平面设计的历史研究积累了重要的文献。
2000年以后,随着设计师群体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有影响力的、延续性的设计展赛在深圳不断举办,“设计”作为特区开放与创新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活的文化,新的传统”已成为共识。
2003年,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了“03深圳设计展——设计深圳·深圳设计”,在全国设计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同年,深圳市提出了“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而打造“设计之都”是实践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之后,关山月美术馆适时把“当代设计艺术的研究和展示”作为新的学术方向之一,开始深化在设计艺术方面的探索。
经历了对外吸收、对内自省,2000年后,设计师们自觉追寻历史文脉、构建本体语言、崇尚个人创新,发掘精神内涵,设计文化的样貌日趋多元、设计语言也逐步成熟,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平面设计师。
2008年,深圳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第一个、全球第六个“设计之都”。之后,深圳频繁举办国家级设计展和国际交流活动,创意产业园和设计基地兴起,整个深圳形成全民关注并参与设计的城市文化氛围。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特别是2008奥运会举办后,“中国形象”不断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全球化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中华文化影响,传播当代中国价值,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成为设计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系列“主场外交”等活动中,平面设计取得了丰硕成果。
作为国家重点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是国家级展览展示和传播推广的重要平台。从2012年至今,关山月美术馆作为执行机构,连续参与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的组织工作,并收藏了历届中国设计大展中的部分优秀作品。
近年来,我馆积极联合国内设计类专业院校的学术力量,力求在设计艺术的研究上寻找新的突破,由此推出了“向设计致敬”系列学术项目,先后举办张仃、张光宇、庞薰琹、周令钊、陈之佛、陈汉民、雷圭元七个个案研究展。
以上品牌展览的实施,在学界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对于拓宽关山月美术馆在中国现当代设计的学术研究、丰富深圳作为设计之都的学术内涵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