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馆校互联十一载 关山月美术馆馆藏设计作品展走进校园
-
-
“典藏华章 ——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藏设计作品展”走进校园,分别为福田小学和荔园小学(园岭校区)的学生带来一场沉浸式艺术盛宴。从艺术导览到专题讲座,此次活动通过“展览+讲座+体验”三维模式,让美育从艺术殿堂走向教学现场,更展现了关山月美术馆与福田区中小学“馆校互联”合作11年的标志性成果。
艺术经典进校园 专业导览与设计讲座点亮童心
作为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的城市,深圳以其开放、创新的城市土壤孕育出独具特色的设计文化。此次展览从关山月美术馆馆藏作品中精选30件/套海报设计复制品,涵盖从20世纪至今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海报设计作品。
关山月美术馆总编辑张新英向小观众们阐述了馆藏设计作品的艺术与教育价值,鼓励大家用设计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美术馆工作人员为小观众们送上专业导览,从色彩搭配的情感表达,到构图布局的视觉逻辑,再到主题传递的文化深意,带领学生解读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故事。
作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山月美术馆还特邀艺术家任四四为两个学校的学生代表带来了一场生动精彩的艺术讲座。主讲人结合展品,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设计背后的创作理念、文化故事与艺术价值,并通过互动问答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想象。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发言,表现出对艺术的浓厚兴趣与强烈求知欲。讲座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艺术认知,更在他们心中埋下了热爱艺术、探索创新的种子。
馆校互联十一载 深度合作构建美育新生态
多年来,关山月美术馆与各中小学校合作,通过“馆校互联”的合作模式整合了美术馆专业资源和学校教育需求,构建了一个开放、共享的美育生态系统,真正实现了“把美的教育送到孩子身边”的目标。此次活动使设计不再远离课堂,而成为可感知、可阅读、可思考的生动学习内容,让设计之美浸润心灵。
据了解,“典藏华章 ——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藏设计作品展”走进福田校园系列活动,是关山月美术馆与福田区教科院联合举办的“馆藏作品进校园”系列活动。福田区教科院美术教研员林影萍在活动中介绍,2014年6月5日,福田区教科院与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正式签署了“馆校互联”合作协议,这是全国范围内首个区县级教研部门与国家重点美术馆的“牵手”,开创了区域美育合作的全新模式。截至目前,福田区共有19所学校自发地与关山月美术馆签订了“馆校共建”协议,开展了长达11年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出“课堂+展馆”“校内+校外”的双轨模式。2025年福田区教科院共安排了四场“馆藏作品进校园”活动,“如果说过去的活动大多是引导孩子们走进美术馆,那么这次的活动则是重在把美术馆的资源引入学校。”林影萍强调,美术馆丰富的艺术资源与学校艺术教育需求精准对接,打破了校内校外的学习资源围墙,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艺术欣赏和创作机会。
艺术落地生根,成为撬动“大美育”格局的支点。福田小学学校负责人认为,福田小学始终坚持“养正扬长,各美其美”的办学理念,把艺术教育作为特色创建和品牌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以“艺术特色长廊”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挖掘和提升艺术教育内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教育特色。从把创意纸艺引入特色课堂,到开辟融合学校图腾的“榕”美术馆,从走读美术场馆到拓展云端艺术空间,福田小学通过开展丰盛多彩的艺术活动,力求艺术教育活动“阳光普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平等参与,每一个学生都是活动主角,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平台。
荔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黎新风介绍,此次“典藏华章”馆藏设计作品展进校园,是荔园教育集团将美育通过课程融合、活动渗透融入教学全过程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引进美术馆优质展览,学校构建起“课堂+展馆”立体美育网络,有效提升了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为文化传承注入新生力量,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育理念。
艺术是照亮童年的光,设计是连接未来的桥,而美育的种子,终将在时光中长成参天大树。当关山月美术馆的艺术典藏遇见福田区的特色教育,专业资源与教育创新碰撞出澎湃能量。这场“双向奔赴”不仅让设计之美浸润童心,更以11年馆校互联实践印证了“以美润心,以文化人”的深远价值。
2025-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