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读之镜”2024年第5期:时代的表情——中国古代肖像画
-
-
活动简介:
我馆于11月16日(周六)下午举办“美读之镜”2024年第5期活动,由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余辉先生为大家带来主题为“时代的表情——中国古代肖像画”的讲座。
主讲人介绍:
余辉,1990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同年到故宫博物院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古代书画的鉴定与研究,特别是宋元绘画的研究初步形成了考据图像的理论和方法。主要论著有《画史解疑》《隐忧与曲谏——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解码录》《百问千里——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问答录》和《图像考据通论》(浙江大学出版社待出)等。
活动内容:
肖像画是中国古代艺术遗产中的一颗明珠,它作为人物画的一种,可上溯至三代。经先秦两汉,中国肖像画至魏晋南北朝渐入佳境。顾恺之等人使肖像画在理论和实践上更上一层楼,第一次提出“以形写神”论。杜甫赞颂顾氏所绘《维摩诘像》:“看画曾饥渴,追踪恨渺茫。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由此可见其时肖像画的成就。至唐、五代,肖像画盛行,宫廷、墓室壁画都出现肖像,佛教石窟中也有供养人的画像,彼时除了专职肖像画家,民间也出现了绘制肖像为生的画家。阎立本、顾宏中等人的作品名垂画史,肖像画被称为“写真”或“传神”,多以细线勾形,敷色晕染。宋代肖像画除了继承唐五代传统,李公麟开创了白描法,梁楷首创简笔写意法,使肖像画的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元人王绎继承发扬了白描法写像,还著有《写像秘诀》,成为古代绘画史中少见的肖像画理论,对明清肖像画影响颇深。
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