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 《中法艺术交流展》义工服务总结
  • 2014-05-12



  • 活动内容

  •                                                                            ——王晓光
            “恋恋不舍”的《中法艺术交流展》今天落下了帷幕。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随着展览的时间推移,随着导赏时间的不断延续,我们对作品和艺术家的理解也越来越多,感受也越来越丰富。直到今天,展览要结束了,我们对作品的理解还在不断地加深,甚至一刻也没有停止。就像是相伴了一个月的朋友,刚刚有了感情,就要分手。此时此刻,心中尤为不舍。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丰富的人文情感,向我们传达着真、善、美的艺术魅力,给我们以文明的熏陶和洗礼。在脚步匆匆的当代社会,尤为难能可贵。


            为了做好今后的“文化义工”导赏服务,现将此次服务总结如下:
            一、展览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这次的画展展现了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和作品,因而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义工们也收获颇多,建议今后多做类似的“中外文化交流画展”。
            二、关于观众的划分。就像市场学理论一样,我们的观众是分为不同类型的。这次来的观众非常多,可能是半年来人数最多的一个展览。既有专业的,也有非专业的。而大多数是非专业的,这就给我们的导赏提出了要求——对不同的观众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1、对儿童的导赏。这次有新的尝试,也获得了新的经验。程平主任的方法非常好——先确定主题,再“坐在地上”看画——不但孩子们满意,学校老师满意,家长满意,估计关馆也满意——“坐下来”是让小孩子安静、守秩序的最好办法。我发现后来的培训机构对年龄幼小的儿童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2、对待大多数非专业的观众。这是来关馆人数最多的、最主要的“通识教育”的对象,对他们主要是讲如何欣赏作品,要把专业的技法与情感表达、美感享受相结合。至于作品背后的故事,不宜多讲,甚至可以不讲。但导赏时应该调动自己的经历、经验,引导观众提高趣味性,以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和脉络。
            譬如,讲技法不宜太深,只讲特点即可,例如闫平的刀法和郭润文的刀法之比较。讲作品的美感和情感表达,尤其要调动各方面的知识,包括音乐、历史、文学等等。
            3、对于专业观众。我们更多的是起引导和陪同欣赏的作用,在一同欣赏的过程中我们抱着学习的心态与专业观众进行互动,善于聆听和收集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在义工中进行讨论,去粗取精,进一步提高欣赏水平,更好地为广大观众服务。

     
            三、仍需改善的地方
            1、在主题方面,如果整个画展的主题能够再突出一点,并在遴选时注意思想深度和技法上的把握,或许更能吸引观赏者。
            2、在介绍艺术家和艺术品的标签方面,如果能将作品及艺术家的介绍标签做大一点,将让人一目了然,那效果更佳。
            3、在灯光效果方面,如果在布展时能注重灯光效果,将减少由于灯光运用的误差,而削弱观赏者在观赏作品过程中的审美享受,甚至产生负面的视角错觉。
            4、在资料供给方面,如果策展人对国外艺术家及其作品能够给予足够丰富的资料,那么义工同学们就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如何熟识画家及其作品,以提高导赏水平。
            5、在对文化义工的培训方面,如果能在展前加大对义工培训,在做好足够的背景资料供给基础上,根据一整套导赏的要求进行适当的练习,减少文化义工水平的参差,并充分相信义工的能力,让他们去发挥,那么艺术导赏将既不离宗旨又各具特色地服务不同的观众,令整个画展更生动活泼,也更精彩。
            6、在对画展的宣传方面,特别是前期的宣传还有待加强。在展览的后期,观众明显多于前期,造成展厅人声鼎沸,影响了观众对作品的欣赏。如果能在展览之前,充分加强推广宣传,增加前期观众的数量,既避免了前期的“冷场”,也减轻后期的“爆棚”,使来馆的观众人数趋于均衡。
            7、在维持馆场的秩序方面,要致力为广大观众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观赏环境。既要照顾大多数观众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需求,也要顾及团体参观需要。“团体参观预约”是个很好的方法,可以使关馆有所准备,避免冷热不均。但这个举措仅限于“要求导赏”的团体,而对于“自带导赏”的团体没有“预约”要求。虽然画展是公益项目,但对机构团体的“大规模、集中性”参观,还是应该要求其尽量“提前预约”,或至少要求其“提前告知”,以避免突然蜂拥而至的观众令整个画展无序,他们可能因为教学或研讨的需要而不按正常的观赏线路进行,或在人群中互相穿插,或大声讲解,这样既影响了其他观众的欣赏,也不利于维持秩序,容易发生事故。

                                                                                2014年3月30日

Copyright © www.gsyart.com 关山月美术馆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1077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