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阳光下——岭南建筑师夏昌世回顾展
-
点击查看 -
展览时间:2009年12月06日——12月20日
展出地点:关山月美术馆三楼E、F厅及二楼中厅
“夏昌世与岭南建筑”学术论坛:2009年12月06日 14:30pm
论坛地点:关山月美术馆二楼报告厅
-
-
作为2009年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唯一个展,“在阳光下——岭南建筑师夏昌世回顾展” 将于2009年12月6日起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展出,这也是深港双年展创办以来的第一个建筑师个展。
夏昌世(1905-1996)是将轻逸、通透和明朗引入岭南大地的建筑师,无论是空间的精神还是建筑的形式。在此之前,这块潮湿而炎热的土地上的建筑是沉重、封闭和灰暗的。在1950年代的南方,在百废待兴的建国之初,正是夏昌世和陈伯齐、谭天宋等同道一起,从创造微气候的设计走向了地域气候适应性设计,在遮阳、隔热和通风的解决方案中同时使用了新技术与乡土技术,挣脱了形制和样式的束缚,将中国传统的园林精神引入岭南现代建筑转换为自由而流动的空间,为岭南建筑赋予了新的性格,创造了既有高度技术理性和形式理性、又富有园林意蕴的地域主义建筑,重塑了岭南建筑的性格与风骨。
夏昌世生于1905年,早年留学德国并于1932年在图宾根大学获得艺术史博士学位,曾在国内多所著名建筑院校任教,他在华南工学院担任教授期间将最重要的作品奉献给了岭南大地。作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重要的探索者、践行者和传播者,他并未简单地将德国摩登建筑的理念、技术和形式特征移植到中国,或者仅仅给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穿上民族形式的外衣,而是寻找根植于传统地域文化和岭南气候特征的空间精神,并赋予其切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与技术条件的形式——夏昌世自己的归乡之旅中,完成了现代建筑在岭南的安扎,为岭南派建筑掘开了思想和形式的泉眼。
这次展览将以夏昌世的建筑生涯为支点,试图撬动渐渐被被遗忘的一段历史,梳理纷繁复杂的近现代岭南建筑的发展脉络。展览将通过建筑模型、历史照片、蓝图,重读夏昌世先生的建筑作品;并以其著作、论文及草图等文献资料佐读。展览将同时使用电影短片和动画媒体,探寻岭南派建筑的发展历程。此外,还将展出学生完成的以“像夏昌世一样思考阳光”为主题的部分概念模型和视频。
展览开幕当天下午3:00-5:00还将举办“夏昌世与岭南建筑”主题论坛。讲演者及主题为:
何镜堂院士:一代建筑大师——夏昌世教授
Eduard Koegel:1920-30年代的德国建筑教育与中国留学生
王方戟:一张时间表
冯江: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的浮与沉
宋刚:夏昌世回顾展模型展台设计
夏昌世回顾展,是一次对中国现当代建筑师的深入的个案研究。回顾夏昌世的建筑思想与实践,呈现中国建筑师在现代建筑语境中探索建筑地方性的努力与成就,分享夏昌世设计的精细构造与技术美感,展示夏昌世对岭南建筑的深远影响,是为了启迪当代建筑教育,唤起国人对当代建筑的反思:我们的建筑是否已缺失了对地域特性的基本尊重?是否已经失去了第一代建筑师在吸纳西方思想和技术的同时创造自我的勇气?
本次展览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冯江、肖毅强、宋刚等策展,并得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东方建筑文化研究所、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的支持。
-
夏昌世简介
200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