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 活动奉告      
  • 一、系列活动主题阐释

    中国新艺术运动迄今已逾30年。在这30余年的历程中,随着艺术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转换,艺术的观念及形态也发生着转变。以史学的视角来观察,这30年恰恰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自律与艺术之外诸种因素之合力不断博弈这样一个过程,特别的时代催生了不寻常的中国当代艺术。有人说,当代艺术创造神话的时代已经过去,言外之意,艺术应该回复其本真的秩序。然而30年拥挤的思潮、喧嚣的观念裹挟着形形色色的艺术事件,恰如基歇尔的“镜屋”,唯有对准自己的直面一击才能打破幻像,重回真实的世界。“70后”、“80后”正是在这“镜屋”中长大的一代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创作是中国当代艺术由“大时代”向“小时代”回归的转折点。就当代艺术现场来看,这一代艺术家已经越来越多地占据了创作的主体,但他们的创作观念和形态都更为多元,目前尚无全面深入的梳理。这无论是对于艺术家和艺术创作,还是对艺术展览和艺术批评,均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鉴于此,我们决定策划组织题为“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并邀请与之有着同样时代语境的青年批评家共同参与,以史学研究和艺术批评带动展览策划,同时集中呈现同年龄段批评家的学术关注点与成果,举办“中国青年批评家论坛”。

     70后”、“80后”的概念最早出现于诗歌界,继而在整个文学界引起了比较广泛的争论。他们对于“70后”、“80后”写作群体的先锋作用及其转瞬即逝的文化动因以及“7080代际逻辑”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消解诸问题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同时期的美术界虽然没有出现类似的“70后”、“80后”群体现象,但“70后”、“80后”创作群体在生存状态、知识结构、学术背景以及创作状态各方面与前辈的转折性差异却是不言而喻的,一种体现着他们生活态度、审美理念和学术指向的新艺术生态亦悄然形成。当然新艺术生态之新亦不能否认其对传统,尤其是‘85以来所形成的学术语境及其规则的延续与顺承。那么,新艺术生态呈现着怎样的一种观念、形态与生态?新艺术之新体现在哪里?其在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转折性意义体现在哪里?是我们这一系列学术活动意欲关注和讨论的话题。需要说明的是,艺术的呈现固然关乎一个时代,同一时段内的艺术家在文化关注和作品呈现上也必然存在某些同一性,但艺术创作尤其是当代语境下的艺术创作毕竟更多地关乎个体的内心和禀赋,因此我们很难也不能用一种概念先行的整体主义的思维去对一代人做出统一的价值判断,而必须通过史学的链条将有结点意义的个体串起来,以此来实现一种既感性又客观的呈现。

                                                                                                               

    二、系列活动的缘由

    关山月美术馆虽然是一个以美术名家名字命名的美术馆,但不等同于一般的名家纪念馆,而是定位于一个综合性的国家现代美术博物馆,并在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和当代设计艺术研究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2011年被文化部评为首批全国重点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建馆以来,一直重视对当代艺术现象的关注和整理,尤其是作为一个全国重点美术馆,更应该切实将研究和展示的工作深入到当代艺术领域中来,以实践自身的社会文化责任,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良性发展。鉴于此,我们自2013年度提出这样的一个常设性的学术课题,并努力使之成为继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和当代设计艺术研究之后,又一个重要的学术方向。

    “在路上”最初几年的活动计划是以媒介作为主要的分项依据,油画、水墨、版画、新媒体,每年组织一个分项,第五年举行综合的文献展,集中呈现并讨论这四年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学术问题。从媒介入手并非是强调媒介本身,而是鉴于当下中国以单一媒介为表现手段的美术创作还占很大比重,且各媒介领域在当代发展的步调上也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因而呈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譬如版画以跨界为表现的当代诉求、水墨超越媒材和语言的文化象征性、新媒体数字化时代的虚拟性和交互特质等等。因此从文献梳理的合理性出发,本系列活动虽然在分类方法上以媒介为核心,但强调的不是媒介的边界,而是艺术家所采用的艺术手段作为艺术美学元素所具有的审美性格以及学理上对所采用的艺术手段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其媒介方式是否对其本体有推动意义,在展呈方式上则没有做更多的限定。

    我们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70后”、“80后”,这是一个相对宽泛和动态的概念。之所以这样地定位,一方面是因为此前的创作群体基本上已经形成了相对明确的史学定位,学界对其的研究和梳理也相当深入全面。一方面是因为“70后”创作群体目前正处于创作的盛期,“80后”的艺术语言和风格也正在形成,所以我们将这两部分群体放在一起来同时进行考察。以期为这一阶段的史学研究提供更多感性的文献和可资探讨的话题,也通过相应的收藏工作为当代艺术史的研究保留一份可再现的持续的文本。同时代的艺术批评则是深化创作和展览的重要组成。因此,我们策划这样一个常设性的系列学术活动,通过持续的史学梳理、艺术批评和感性展览呈现多角度地完成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写作,同时也让青年批评家自主地践行自身的学术责任。

    当代科技的发展让历史的书写有了更多感性的形式,展览不乏是一种集中的集体性的书写方式。而意欲对中国当代艺术这样一个既动态又庞杂的对象,保持一种客观全面的审视,个体的能量是有限的。基于这样的看法,我们尝试在操作方式上采取推荐提名+文献出版总体呈现和抽样展览部分呈现相结合的方式。推荐提名和文献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原则上以对当代艺术创作生态及面貌的史学梳理为前提,以相对客观全面的文献留存为目的。展览和论坛则倾向于,在整理和观察的基础上形成问题意识和批评态度,注重作品的实验性及展览和论坛本身进行知识生产与转化的可能性。策展团队根据每年度不同的学术主题,遴选部分艺术家参与年度展览。参展艺术家的遴选不以“择优”为原则,而是能够与策展人的策展理念一道构成对当代艺术创作、展览、理论等诸方面问题的提示、思考与阐释。我们希望这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可以是青年批评家群体智慧的显现,能够客观地传达这一群体思想的声音,并能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进程中发挥记录历史+创造历史的作用。

    新世纪以来,综合性的双年展和艺术博览会成为代表着最前沿学术思考和艺术标准的当代艺术发展风向标,然而也正是这种综合的展览形式以光怪陆离的呈现方式,强迫观者生硬地从一种语汇过渡到另一种语汇,从一个主题切入到另一个主题。这样的一种快餐式的阅读方式使参观展览成为了一种任务而不是享受,被动的资讯积累和赶上时代的强制步伐使艺术失却了生活的本质意义。鉴于此,我们决定回归艺术的本质,从单一媒介的当代学术思考来切入展览的策划,由此一方面便于针对不同艺术领域的发展脉络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文献梳理标准,一方面也便于将研究工作置于一个相对明确的语境中深入进行。

    三、系列活动的学术目标

    本次系列学术活动的学术目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艺术家工作室、展览、论坛、文献结集出版等形式,从多角度对“70后”、“80后”创作群体和他们所代表的新艺术生态进行文献留存和研究;第二,通过提名理由对进入我们研究视野的青年艺术家给予史学的定位分析;第三,通过展览和论坛活动,对调研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当代艺术创作和理论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以文集的形式进行学术整理。第四、在系列活动的具体组织策划层面,如提名、展呈、宣传、公共教育诸环节加入数字化内容,通过专题网页、展览的数字化呈现和解读,参与批评家和艺术家的文献数据库等网络平台的建立等实践整个活动策划的创新理念。

    四、活动与组织

    活动名称:在路上·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

    活动定位:学术提名系列活动

    主办单位: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媒体合作伙伴:

    《美术观察》、《画刊》、《当代美术家》、《艺术当代》、《艺术与财富》、《艺术市场》、《芭莎艺术》、《艺术财经》、《收藏·拍卖》、《Hi艺术》、《艺树》、《艺术地图》、《艺术时代》、《国画家》、《当代中国画》、《中国美术》、《艺术界》、《美苑》、《收藏投资导刊》、《艺术商业》 

    雅昌艺术网、99艺术网、艺术国际、艺术中国、凤凰艺术、凤凰网、新浪网、中央美院艺讯网、容艺术网、318艺术网、艺术记、深圳新闻网、深圳文化网、美讯在线

    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新华社、中新社、美术报、北京晨报、北京商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南方都市报、晶报、深圳晚报、深圳Daily

    华娱卫视·艺时代、深圳卫视财经频道

      谢:大道融元艺术基金

    活动地点:(首展)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巡展:北京、上海、武汉、成都、重庆)

    活动时间:20141227-2015120

    开幕时间:20141227日下午

    论坛时间:20141228日(全天)

    活动组织架构:

    出品人:陈湘波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

    学术顾问:

    孙振华  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主任

         批评家

    提名专家:(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德、王栋栋、付晓东、冯斌、朱小钧、刘礼宾、刘庆和、孙振华、张子康、张羽、吴洪亮、何桂彦、张新英、杨卫、陈君、陈湘波、陆蓉之、周翊、俞可、胡斌、高岭、徐累、高鹏、盛葳、鲁虹、靳卫红、冀少峰

    策展团队:

    召集人:颜为昕   

    策展人:(以姓氏笔画为序)

        朱小钧 《艺术与财富》主编、大道艺术基金执行董事

        吴洪亮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张新英 关山月美术馆学术部主任

           《美术》副主编 

    策展助理:宋    彭宝玉  伍诗妮   

    五、在路上·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水墨)提名展(深圳)

    展览时间:20141227日——2015120

        厅:关山月美术馆1/3楼共6个展厅

    展出内容:当代水墨作品(含架上和架下)110余件/

    六、在路上·2014:中国青年批评家论坛

    论坛主题:当代水墨的历史、现场与写作

    论坛时间:20141228日(全天)

    论坛地点:关山月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参会人员:1、论坛专题发言嘉宾

      2、深圳本土的青年批评家

            3、参展青年艺术家

                 4、深圳本土艺术家

    论坛内容:根据项目进展和论文提交情况综合制定

    参会要求:提交正式学术论文(201411月末前)

    预计成果:研讨会综述/出版论文集

    九、活动出版物

    书名一:《在路上·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作品文献集》

    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

    书名二:《在路上·2014:中国青年批评家论坛文集》

    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

                      

                                             “在路上”系列学术活动组委会

                                  

     

Copyright © www.gsyart.com 关山月美术馆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1077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