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 NO.11行走建筑回顾      
  • 观筑行走建筑第11期“香港在造”,于4201430分在关山月美术馆如期举行。本期邀请了对香港营造有着研究和实践的设计师、策展人,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小区营造学社总监)郑炳鸿、(间外工作室主持建筑师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兼任助理教授)冯国安、(TETRA肆合设计创办人及创意董事 2013年双城双年展香港区文化部分执行策展人)刘栢坚。他们一一向在场观众解读了在香港建设过程中,对其文化和空间的认识,反思当代香港城市规划过程中本土文化缺失的弊病,诠释自己对香港本质的理解。


    郑炳鸿——从商业城市到文化城市的思考

    郑炳鸿以一张张黑白影像回忆香港的昨天,从孩童的排水沟游乐场到老人家楼梯平台形成的交流场合,都展现了香港人对空间的想象和运用,对市民文化的自主构建。

    香港的城市在构建文化城市有新诉求。以营造可持续的应用、构建人文景观,原生景观,重温本土文化、人文共性等方面建设文化香港。郑炳鸿说:纽约的High Line(高线公园)蕴含着农耕建筑的味道,代表了现代建筑与自然的紧密融合。韩国清溪川将杂乱、陈旧的高架桥营造成漂亮的河川,展现河川之于城市的作用。芝加哥,在荒废的火车站上,重新规划的千禧公园,成为了一个公共的艺术空间,表明旧建筑物新生的办法。香港的国家保育区将垃圾堆填区转化成了新空间。这些案例对香港建设有着启发和借鉴的意义。

    随后,从香港的现实出发,郑炳鸿给我们展现了他参与建构的《启德绿廊社区教育计划》,将臭水渠融入了文化、绿、水的元素,重新活化其空间,从而构建出人与自然共生的梦园。艺术在这里生长、市民文化在这里体现,臭水渠也有春天。

    在郑炳鸿的眼里,香港的城市空间不再仅仅局限于建筑物本身的建设,而是融入自然、美学的元素,从整体观出发,构建整个城市的和谐与美。


    刘栢坚——城市规划和culture building

    刘栢坚深刻思考香港城市发展的进程,深刻反思当代香港城市的发展中本土文化缺失的弊病。刘柏坚举例说:美国世贸大楼被炸毁后,政府为填补美国市民的情感缺失,特意以2道“光束”代替原有的建筑主体。这和香港市民对于本土文化的依赖是一样的。建筑物之于人的情感记忆意义深远。

    刘栢坚说:香港市民也已经意识到文化的作用,香港性的消逝。天信码头的皇后庙的拆迁工作,引起了市民的强烈抗议。

    同时,刘栢坚运用马斯洛理论分析香港城市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从而探寻香港城市空间规划中,人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的矛盾。

    他说:在香港九龙东的街区在规划过程中,政府对空地建设规划,导致了聚集在空地的艺术家失去了工作的空间和人脉,从而引发了一场市民艺术家的抗议活动。这是香港市民对于营造和发展的思考。同时也说明了香港的城市发展进入了文化营造的阶段。

    文化之于城市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更是一种实践,一种情感的寄托。2007年的香港双年展《再组城市》,体现了香港营造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关注,探寻香港城市价值的实践。


    冯国安——香港本质

    香港的本质是什么?留在普通大众记忆里的大概是港片里的黑社会和明星。但是香港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呢?频繁往来于深港两地的冯国安有着不一般的认知。他说:旺角的商业店铺,总会在1个月间频繁更迭;巨大的购物中心、拥挤的居住环境、灵活的建筑内部结构的设计,这些都表明了香港是一个加速、巨构、紧凑、密度、效率、灵活性的城市。

    空间资源的最大可变性,空间资源的适用性,都可以体现城市发展过程中香港的本质。冯国安的眼中,香港是呼吸与共的城市,是真实的城市。公屋是从前香港的底层市民的文化活动场所,“笼屋”、“棺材屋”是现在香港底层市民的生活状态,这样的生活状态不算好,但这是香港真实的一面,我们不应回避。


    对谈

    在后面的对谈环节中,他们就观众关注的“香港设计思想还能引领大陆哪些方面”、“香港和深圳在未来会有什么更好的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

    另外就“深港、广州的发展问题”,郑炳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深圳、香港、广州的城市文化、市民生活圈,可以成为一个既有界限、又融合的整体。

    郑炳鸿说:香港和深圳在以前同属宝安县,具有地域优势;香港和广州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就有文化认同感,因此,营造同一生活圈的想法是可行的。但是,三城也需保持彼此的独立性,面对自己的命运和未来。

     

Copyright © www.gsyart.com 关山月美术馆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1077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