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意油画展
-
活动内容:
王晓光
9月26日,“关山月美术馆”刚开展的《文脉传薪——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国家研究展》,以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为首的45位画家共100多幅作品参展。
在去年《中法艺术展》中曾有作品作品参展的段正渠、闫平等老师,此次也有作品展出。去年他们的作品来深圳展出时,我还为其做过导赏。时隔一年再次相见(只限作品,未见其人),分外高兴(下图)。
所谓“写意”,是中国传统画作的意境和技法,而“油画”则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但究竟何为“写意油画”? 苏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是说,一张画若以形似来论高下,这是儿童见解。苏东坡本意并不是不要形似,他是强调了写意。写意和写实不是对立的。写实非常重要,在欧洲油画史上起了很大的作用。艺术家对现实关注,他们的人文理想,在现实中遭受的苦难斗争,在他们的写实概念中都有反映。现在中国的写实作品有很多是“照相”,画得很沙龙、很老套,很不精神,但不能因此把欧洲的写实主义贬低。
中国的“写意油画”源自于上世纪的“中国画改造”,以林风眠为首的画家在学习了西方绘画激发后后,力图将其与中国文化、意境相结合。其实我也不太懂何为写意?这次展出的作品也不见得都很出色。但有几位画家的作品我很喜欢。如:(下图)闫平老师的作品《去远方》。闫老师用笔大胆、极富张力,一眼可认出。
(下图)梁宇老师我不熟悉,去年画展他的作品没有来。但这次他参展的《沿线风景系列》四幅作品,用笔、光线、色调、平衡,独具特色,画面传递出一种隐隐忧郁的情感。粗看似乎平实,细看极为精致。我在作品前伫立了许久。
(下图)我同样不熟悉的陈树东老师,这次的参展作品是《入城式》。类似主题的写实作品大家肯定不陌生,但以写意手法来表现,细细读来,别有意味。后查资料得知,他是军队画家,作品以反映军事史大事件为主。
在中央展厅的最中央,是范迪安老师的作品,《北方秋天的田野》。见下图。对范老师的作品,我一句话都不敢乱讲,还是博友们自己欣赏吧。
(下图)非常意外的是,在画展现场遇到张奋州老师,正领着一群学生上“现场课”。张老师的课上得真好!
张老师讲的当然是专业内容,但“外行”的我完全能听懂,顿时脑洞大开。如若不是张老师的引导,那些作品我的理解大约只有 1%。
或许就专业水平来说张老师并不出奇,也有很多老师能做到。但张老师上课时的那份儒雅、风度、分寸把握、循循善诱、抑扬顿挫以及迷人的魅力,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了。听张老师的课真是一种享受(下图)。
其实我和张老师并不熟,甚至直到今天之前,我都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事情源自去年在“关山月美术馆”的《中法艺术交流展》。那些日子里我经常去美术馆为观众做导赏,当然仅限于为普通的、非美术专业的观众服务。那个画展的水平较高,展览期间有多个教育机构的老师领着学生到现场授课。我挤在学生堆里偷听,悄悄学习,希望能提高自己的导赏水平。虽然展览期间来现场授课的专业老师不少,我都偷偷地听了。但我最欣赏的就是这位张老师,只是当时我不知道他是谁。只是有一次,我为观众导赏结束后,他突然走过来搂住我的肩膀,低声夸奖我,说我对段正渠老师作品的导赏很不错,登时吓了我一跳。因为我导赏时没看见他在场呀,早知道他在场我可能都不敢开口了。不过,自那以后一年多了,我再也没见他来过美术馆。没想到,今天再次遇到张老师,有机会聆听了他的授课,并经旁人介绍才知道他的姓名。张老师毕业于中央美院,很年轻。现在是一家美术教育机构的创办人,兼教师。
祝张老师事业发展、生活幸福!常来啊,张老师。
2016-03-23